返回

绩效管理

首页

绩效考核中的客观与全面

发布时间:2012-01-07 15:23:36

点击数:51922 次

  一些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是通过上级对下级考核的方式来完成的。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其信息反馈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那么,采用什么方式能体现考核的客观与全面呢?工作是多方面的,工作业绩也是多维度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工作得出的印象是不相同的。考核的设计很简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让最了解工作中某一方面的人,去考核这一方面,然后将多个方面组合起来。归纳起来是四个方面:工作任务或目标的完成情况,由上级考核;工作结果的影响情况,有受众(客户)考核;工作的管理情况,由下级考核;工作中的协调情况,有所涉及的协调部门考核。也就是通过不同的考核者(上级、同级部门、下级和客户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这种考核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 综合性强,因为它集中了多个角度的反馈信息。
    2. 信息质量可靠。
    3. 通过强调团队和内部/外部顾客,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 
    4. 从多个人而非单个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减少偏见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5. 从员工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增强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
    6. 强调员工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7. 可以全方面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当然,这种考核方式也有难点。体现在:
    1. 要求建立基础管理体系。如客户反馈系统,岗位工作标准,工作任务书等。
    2. 要求端正考核态度,避免假公济私或公报私仇。
    3. 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学地进行考核结构设计和统计分析。
    4. 对于考核结果要全面沟通,强化考核效果,避免错误信息的不良影响。

  总之,客观全面的考核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企业也将获得真实的回报。

来源:网络

更多相关

绩效管理的关键:理清激励、奖励与绩效的关系 绩效管理的新考核方式 绩效管理必须杜绝的“大锅饭思维” 有界理性的央企考核 绩效评弹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