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员工管理

首页

给更多“90”后新新人类的关注

发布时间:2012-10-23 15:35:15

点击数:56153 次

    随着每年毕业季度的到来,大批应届新生走入了工作岗位,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2012年的夏天,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此刻,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们踏入了社会,亦正式奏响了从80后到90后进入职场过渡的集合号。而在这之前,似乎他们的父母、师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对这批新生代感到惴惴不安,无限的希翼伴随着关切和担忧,伴随着他们走在了路上。

    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信息时代的爆炸冲击,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这一代人兼具了多元化的“时代印记”。他们独立自我却容易迷茫,挑战权威,认同“草根式”英雄,他们张扬有个性,喜好创业者,不满于沉重与枯燥,他们真的能成为好的咨询顾问么?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在过去的3个月有意识的暗中观察这些新新人类的绩效表现和他们特有的工作生活方式,我觉得有非常多的亮点与我过去的“想象”是有距离的。

    极具创新意识。

    不得不承认从他们身上闪现出的创新的点子,让我感到惊讶。他们为了参加公司内部的“电影节”活动自拍自导的微电影不仅被选作公司对外招聘的宣传片,更是使我感动并为之骄傲。我深深意识到,这些极具创意的智慧火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并影响我的团队愿意接受挑战并以娱乐化的姿态迎接。做咨询顾问需要经常出差,加班,熬夜……所有这些都在入职培训时被导师们打了预防针,按照我们之前的预测,新入职的“90”后们很可能不能适应这样快节奏而劳累的工作状态。但事实恰好相反,他们乐于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以一种娱乐化的心态去完成,在加班出差的间歇里,他们很好地为自己做了调节并最终完成了任务。

    期待平等,解构权威。

    90后的新生代相比较于80后,心态似乎更加平和。他们与8 0后一样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态度,接受信息的快捷性及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使得他们敢于发表自我见解并且相当自信。不过相比于挑战权威,他们更多情况倾向于“解构权威”,他们相信别人的意见仅仅是辅助的拐杖,而不会言听计从。而如果长辈的教导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同样表现出兴趣和尊重。

    习惯一心多用。

    一开始经常不满于他们一心多用的状态。电话会议间歇,他们争分夺秒聊“QQ" 刷微博上淘宝,我一直担忧这样的状态是否影响到工作。直到他们交出满意的答卷后,我与一些年轻员工沟通,发现他们似乎非常乐衷于这种”一脑多用“状态,”一次就做一件事,好浪费啊“。

    现代管理者对于80、90后的员工,需要放平心态,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适配他们的天性来进行管理。每个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管理方式,仁者见仁。不过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管理手段对于这些孩子们显然已经得不到满意的反馈和结果。这似乎也在鞭策着管理者强化危机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迁,管理者管理员工,首先是要让员工感到前者确是行业专家,或在专业上有独到见解,否则只凭工龄的长短,是难以论英雄的。除此之外,管理者应该给予这些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允许他们在合理的制度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管理者也应尽量创造平等交流的环境,在专业上给予员工具体的指导,纠正细节动作,而非表面的表扬或过严的责问。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发展背景,每个人也自然拥有时代的烙印,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80、90后标签化呢,这样的团体式研究真的是客观和有效的还是人为的设置了沟通的隔阂和障碍。其实无论是60、70后,还是80、90后,时代永远在进步,未来也将更多地依托于年轻一代的努力,我们不该以标签化的区分而“先入为主”,更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中流砥柱。

更多相关

导师制:趋势性人才管理模式 拿什么来给“老兵”纠错? HR如何处理新老员工的关系 如何管理难管员工 ? 如何实现员工的规范化管理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